中國南海諸島的大部分島礁,淡水資源十分匱乏。全靠一艘艘小船或者補給船將一桶桶的水送上小島。然而,這樣的場景將成為歷史。
近日,一套海水淡化示范系統在廣東珠海的桂山島調試成功。該系統創新地利用柴油發電機余熱進行海水淡化,十分適合依靠柴油發電機供電又缺水的海島。這項技術投入應用后有望使南海諸島缺水的大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作為一家重要的柴油發電機組生產企業,華全動力目前在全球已經擁有了數萬的發電機用戶,華全品牌也以其 理念、高超的質量、精湛的技術和完善的售后而受到廣泛的信賴。對于行業內的重大技術突破,尤其是深化利用的重大成果,華全動力表示出了高度的關注和期盼。公司總經理趙立增先生說:“這一重大技術突破,真的令我們深受鼓舞,的振奮!”

據悉,位于桂山島的這套系統是與一臺1000kW的柴油發電機相配套,額定產水量為60噸/天,能夠滿足150~300人的日淡水需求。另據張鳳鳴介紹,經過該海水淡化系統生產出來的淡水水質達到 飲用水衛生標準。該項目得到了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經費支持,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已獲得多項授權發明專利。
張鳳鳴介紹說,該新技術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可利用包括柴油發電機組排出的廢熱、工業生產過程中排出的余熱在內的各類低品位熱能作為熱源,特別適用于余熱資源豐富但淡水資源緊缺的地區及企業,如海島(具有柴油發電機)、化工、火電、鋼鐵等行業以及大中型遠洋船舶,也適用于內陸工業生產過程廢熱中水純化。
一直以來,南海島嶼缺水問題十分嚴重,是制約島嶼開發的重要因素。有媒體報道,駐島的戰士有很多時候因為缺水缺乏幾個月都不能洗澡,有時候因為天氣原因,淡水沒有及時送達,他們只能靠雨水支撐。為了加強對南海島嶼的管理,中國原本想在這里建造酒店和開發旅游,但因為淡水資源短缺的問題不得不擱置。“這項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制約海島發展的大問題。”張鳳鳴告訴我們,該所也正通過多種途徑接洽南海有需求的單位。

中國政府對海水淡化的問題也在加大重視。根據《海水利用專項規劃》中的發展目標,2020年,中國的海水淡化日產量將達250萬至300萬立方米,總投資規模超過400億元人民幣。
目前大型的海水淡化公司集中在華北地區,張鳳鳴說,相比與電廠結合的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廢熱海水淡化技術更適用于海島、堡礁。 來源: 驅動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