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張掖,米糧川。華全發電機組銷往“西北江南”。
發布時間:2016-10-04 09:51:41 作者:申文飛
分享到:
返回列表>
張掖市,古稱甘州,位于甘肅省河西走廊中部,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漢朝河西四郡之一, 歷史文化名城。近日,一臺華全100kw柴油發電機組裝車發貨,運往甘肅省張掖市,走進了這片壯闊豐饒的土地。甘肅省張掖市金葵花種業有限責任公司因日常經營需要,采購我司發電機組作為備用電源。
華全100kw柴油發電機采用YC6B系列發動機,油耗低更經濟。YC6B系列發動機整體鍛鋼曲軸、合金鑄鐵氣缸蓋、機體毛坯均為進口件,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振動小、噪聲低、可靠性,大修期大于12000小時;采用P 型高壓油泵,P 型咀,油耗低;采用專有活塞環密封技術和氣門油封技術, 降低潤滑油消耗。
張掖歷史文化悠久。據西漢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帝顓頊……西至于流沙”,“流沙”即位于張掖居延縣(《漢書•地理志》);西漢時期霍去病曾在此大破匈奴,后成為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張掖郡。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北朝西魏改為甘州。因水土宜人、物產豐富,而被稱為“金張掖”。南北朝西魏廢帝三年(554年),因境內之甘泉而改張掖為甘州。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黨項族李元昊建立西夏,轄今張掖。元代張掖為甘肅行省省會。明代張掖為陜西行都司及甘肅鎮的治所。1986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張掖為第二批 38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張掖東鄰武威市、金昌市,西連酒泉市、嘉峪關市,南靠祁連山,北接合黎、龍首山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境內有沙漠、戈壁、草原、原始森林等多種自然景觀。張掖,在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的滋潤下,孕育了廣袤的綠洲,方才孕育了河西走廊文化。境內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有著美不勝收的原生態城市濕地,氣勢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西北 美的油菜花海,亞洲的萬匹軍馬馳騁, 裕固族風情,祁連山曠野風光,戈壁灘冰川奇峰。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礫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國風韻,又具有塞上風情,所以有“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這樣的佳句。
張掖市資源豐富,有極大的發展潛力。位居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中上游,河西走廊腹地,為新亞歐大陸橋溝通國內東西交通的咽喉要道,是 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地區之一。全區有耕地400萬畝(含山丹軍馬場),有可墾荒地300多萬畝;有大小河流26條,年徑流量26.6億立方米,地下水的儲量十分豐富;有草原2600多萬畝;有森林58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2%;全年日照3000小時。張掖有黑河水灌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物產豐饒,以烏江米為有名,盛產小麥、玉米、水稻、油菜、胡麻等農作物,為全國重點建設的12個商品糧基地之一。土特產品有圓蔥、蘋果梨、烏江米、紅棗、發菜、絲路春酒等。
張掖市瓜果,蔬菜種類多、品質好,年產60多萬噸,洋蔥、辣椒、茄子、西瓜及新引進的精細瓜菜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是的西菜東運基地。紅棗、蘋果、蘋果梨、桃子、葡萄及其它雜果頗負盛名。同時還出產姜活、麻黃等80余種中藥材。1998年,被甘肅省政府批準為省級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多年來農業生產條件的不斷改善和科學技術的應用推廣,使全市農業發展不斷跨上新的臺階,糧食、油料連年增產;分別達到100萬噸和7萬多噸。張掖市現已成為全國十大商品糧基地、十二大蔬菜瓜果基地之一。
甘肅省張掖市金葵花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是集科研營銷為一體的技術性企業,具有優越的存儲優勢和貯藏條件。公司前身為原張掖地區種子公司良種服務部,經多年的累積經營發展于2002年2月經工商行政主管部門核準成立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現占地面積6400平方米,其中辦公室、倉庫、曬場、貨臺等經營設施完善,公司有良好的發展基礎。
公司為適應市場和業務迅速發展的需要,在2002年至2006年期間與遼寧東亞公司、北京德農公司、中種種業集團長城承德種業公司,內蒙科河種業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主要經營:玉米雜交種、蓖麻、葵花、豆類、蔬菜等經濟作物種籽,并兼營各類農產品及農用物資。同時受委托進行玉米、蓖麻、葵花、豆類、蔬菜等經濟作物新品種的試種、推廣;代繁、代制各種農作物種子。
華全發電機組,核心優勢是耐用省油,功率范圍:20KW-1500KW。華全發電機組,將攜手金葵花種業,參與到當地的農業經營事業,為西北江南的建設提供電力保障。
銷售熱線:400-162-0536 159-0536-0712公司網站: www.qqcc77.com
<上一篇再展洪荒之力!華全1000kW機組昂首挺進中共 城
下一篇>惟宏隆德!華全自動化機組情系地方發展獲盛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