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全電力:世界潮流能發電機在岱山啟用
發布時間:2016-08-15 10:29:50 作者:陳辰
分享到:
返回列表>
一部熱播的《歡樂頌》,使得原先名不見經傳的岱山名噪一時。然而,能使安迪的老家——岱山出名的事情不只是一件,除了“歡樂頌”安迪粉絲的推波助瀾,而世界上的潮流能發電機組的建成并投入試運行,都將會使得岱山牢牢地被公眾所關注,所熟知。岱山是位于東海的一個群島縣,隸屬浙江省舟山市。8月1日上午9時,岱山秀山南部,海風拂面。海底之下,世界的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正隨著渦輪水輪機的轉動將潮流能轉化為電能。此刻,渦輪水輪機運行時間已超過120個小時,設備運行平穩,發電曲線。“等調試成功,8月底,這些清潔能源將進入萬戶千家”,項目總工程師林東說。下面,就請跟隨“您身邊的電力方案解決專家”——華全電力的小編一起來關注一下。
今年1月初,裝機容量3.4兆瓦的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總成平臺在浙江舟山下海,這是我國首臺自主研發生產的裝機功率的潮流能發電機組,由浙江省舟山聯合動能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而成。7月27日,隨著浮吊船將兩個24米高、230噸重的發電組模塊 吊裝至海下總成平臺,潮流能發電在舟山成為現實。這標志著我國潮流能發電進入“兆瓦時代”,在海洋潮流能源開發利用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這幾日,林東收到祝賀不斷。來自浙江省科技廳、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歐美同學會等發來的賀信讓他再次篤定7年前用科技報國的夢想。2009年,為響應省僑聯“海歸創業導師團”幫助海外高層次人才為國服務的號召,在林東的領銜下,旅美博士黃長征、丁興者等海歸人才齊聚浙江,著手攻關潮流能發電這一世界性難題。
此后的7年里,歷經無數次失敗,林東團隊終于研發成功“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并用三人姓氏首字母的大寫“LHD”命名。該項目包括總成平臺系統、雙向調節水輪機渦輪系統及傳動系統、增變速系統及發電機組系統等15大系統,擁有50多項核心專利,是我國完全自主研發解決潮流能裝備大型化、實用化世界性技術難題的重大突破。
華全電力了解到,潮流能發電是一項利用海水漲落進行發電的技術,因其清潔無污染且可再生,一直深受國內外高度關注。在此之前,我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規模僅為0.3兆瓦。而國際上,2008年由英國 實驗室和SEA GEN公司聯合研發的潮流能發電站,裝機容量為1.2兆瓦。且都面臨著無法解決海底維修問題與海上安裝成本昂貴兩大問題。

月球引起了潮漲潮落,賦予了潮水巨大的動能。和風車捕捉風能一樣,在LHD林東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中,水下渦輪機恰恰充當了“海底風車”的角色來獲取“潮能”。它的葉輪設計和飛機螺旋槳類似,后面連著齒輪箱,齒輪箱連著發電機,當潮水襲來,渦輪機就轉起來,同時帶動齒輪旋轉,隨后帶動發動機運行,發電機產生的電能再通過電纜傳到岸上匯入電網,送至千家萬戶。相比陸上風機,水下渦輪機還有自身的一些優勢。首先,它不會占用陸地空間,而風車農場則需要大片的土地。其次,因為水的密度遠大于空氣,這意味著相同條件下,轉速、受力面積相同時,渦輪機將會產生更多的電能。 重要的是,由于潮汐有規律可循,潮能可以進行準確的計算。
林東介紹,LHD研發團隊的技術路徑,是以水輪機渦輪集成的模式去突破海洋潮流能發電設備大型化的技術瓶頸,實現海洋潮流能發電的大面積應用。“之前世界各國科學家在潮流能發電研發領域,在突破大型化的路徑上,都是在追求將水輪機渦輪的直徑做大,但這條路徑很可能走不通。”林東告訴記者,由于是首臺裝備,投入的研發成本巨大,大約花了2億元。“因此即使給我們2元錢的上網電價也很難收回成本。但若將來實現了規?;?,成本將迅速大幅下降,預計20年內可以達到火電的上網電價水平。”同時,模塊化的自由取放解決了設備維修難題。此外,發電機組運行穩定,可抵抗12級臺風和4米巨浪。“3.4兆瓦的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并網發電后,預計年發電量可達到600萬千瓦時,相當于3000戶人家一年的生活用電。”林東說。
另據華全電力了解,根據這一技術路線,下一步發電機組系統將不斷優化提升,未來可以做到單臺總裝機15兆瓦左右。根據現有權威勘測數據,僅舟山海域,潮流能裝機容量就可達7000兆瓦,相當于三峽電站的三分之一,投資可達1000億元以上。一旦成功,綠色能源將從舟山海域源源不斷而來,潮流能大規模開發將成為現實,這將有可能改變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格局。
華全電力,您身邊的電力全方案解決專家!
華全發電機組咨詢熱線:400-162-0536 15905360712
<上一篇供電緊張,柴油發電機組賣火了
下一篇>我國電力發展又一突破,華全點贊